2025年1月24日,鄭州市金水區豐慶路與銀河路交叉口正商世紀港灣6號樓1單元發生一起電動車火災,過火面積5平方米,直接經濟損失1.22萬元,起火原因為車輛電氣故障/短路。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電動自行車違規入戶充電的巨大風險。
傳統治理困境:為何“堵不住”電動自行車入戶?
1.管理手段滯后:老舊小區充電設施不足,車主被迫“飛線充電”或入戶充電(如正商幸福港灣小區因車棚充電設備損壞,業主被迫推車入樓);
2.監管盲區:物業巡查效率低,夜間違規充電行為難以及時發現;
3.技術缺失:缺乏智能化識別手段,無法精準攔截電動車入梯、入戶行為。
思卡樂平臺:全鏈條防控的科技利劍
思卡樂電動車入戶監測綜合管控平臺融合物聯網(IoT)、人工智能(AI)、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,構建“識別預警阻斷溯源”全流程閉環管理,從根源上消除安全隱患:
1.智能識別,精準攔截
電梯禁入系統:通過電梯內AI攝像頭實時監測電動自行車入梯行為,觸發聲光報警并自動鎖梯,有效杜絕車輛“上樓”;
2.數據管理,全程可溯
“一車一檔一碼”:建立社區電動車數據庫,記錄車輛品牌、電池類型、使用年限等關鍵信息(如火災案例中涉事車輛多為3年以上老舊車),動態評估風險等級;
違規行為留痕:平臺自動記錄違規入梯、入戶充電事件,為物業執法提供證據支持。
3.疏堵結合,便民升級
實時預警推送:通過APP、短信向車主、物業、消防部門同步發送預警信息,縮短應急響應時間。
鄭州正商世紀港灣的火災絕非偶然,而是傳統管理模式下必然的風險暴露。思卡樂電動車入戶監測綜合管控平臺通過技術賦能,將被動應急轉為主動預防,為社區筑起一道“看不見的防火墻”。唯有將人防、物防、技防深度融合,方能破解電動自行車安全治理難題,守護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。